315奶茶塌房过去几天,品牌就像学生时代害怕等待被点名提问一样,紧张又害怕,没想到魔幻的一幕出现了。
蜜雪冰城偷偷涨价了,这一涨价也曝光了奶茶史上最大骗局:涨价的雪王并不靠奶茶赚钱。
虽然只涨1块钱,但眼看奶茶几乎阵亡,蜜雪冰城选这时候涨价,就像在整“趁你病要你命”的商战。更何况,雪王之前才被爆在茶百道315报道下“倒油”
蜜雪冰城回应涨价只是先从上海开始涨价,而且还是上海部分地区,其他地方以后涨不涨还不好说。
此情此景让我想到蜜雪冰城上泰山景区后,价格依然透露着线元,雪王贡献一句震惊全景区的优美语言。
早在315之前,媒体对奶茶下手预热,搬来#315快到了蜜雪冰城们慌了吗#的话题。
蜜雪冰城可以说是最便宜的奶茶,媒体利用大家便宜没好货的先入为主心理,制造被央视点名的焦虑。
没想到315打假看半天,当我们失去奶茶半壁江山,发现最便宜的蜜雪冰城,居然稳稳的没塌房。
还有网友亲眼目睹315影象是实实在在的,古茗茶百道门可罗雀爆冷,蜜雪门庭若市爆单。
不过有网友怀疑蜜雪冰城315塞钱?要我说那是最不可能的,雪王那么穷哪里有钱塞。
不难看出,蜜雪冰城涨价之所以被理解,离不开躲过315黑榜带来的加分效应,雪王可以说赢麻了。
蜜雪冰城没上315网友已经急成这样,不过哪怕蜜雪冰城上过315,对蜜雪冰城也没点影响。
因为人家是315翻车唯一一个不用找公关的品牌。在食品安全曝光上,蜜雪冰城似乎拥有“免死金牌”。
比如最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有记者去蜜雪冰城当卧底,曝出蜜雪冰城给葡萄汁不够,正常标准该给80ml,可店长要求大家加60m。
本以为看到偷工减料的场面,网友一上来就是对商家骂骂咧咧,但到了蜜雪冰城这彻底变了。
网友宠溺回应“真是葡萄汁呀,还以为是香精”,还调侃凭啥要求“2块钱的甜筒要求吃出哈根达斯”品质,被这无下限的包容笑疯。
2022年还有记者暗访出蜜雪冰城用过期果酱,网友自嘲够怪自己光顾太少,才导致蜜雪冰城材料过期。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蜜雪冰城三番五次看似“翻车”触及底线,但网友一次次将底线再降低一点。
有没有一种可能,今年315蜜雪冰城之所以安然无事,那是因为记者们开始听劝网友,不用暗访雪王。
毕竟全国人民都知道雪王家是啥情况,人家价格也实在,更建议去暗访卖的贵的奶茶有没有问题。
但恕我直言,蜜雪冰城压根不穷,不靠奶茶赚钱,赚的不是消费者的钱,蜜雪冰城靠奶茶赚钱是奶茶史上最大骗局。
告诉你个冷知识,蜜雪冰城现在是全球第五大连锁快餐店,排名仅次于麦当劳、赛百味、星巴克和肯德基。
这个段子源于一个说法,一位奶茶店主曾吐槽旁边开了一家蜜雪冰城后,生意降一半。
当然两家蜜雪肩并肩背靠背打商战,离不开蜜雪冰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开店模式。
蜜雪冰城,是一个如假包换的产品用料供货商,要求门店必须使用公司的原材料,集团40%的利润来自提供给加盟商的原材料。
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仅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向加盟商卖食材、包材)”,就卖了145亿元,占总营收94%。
此外,2019年、2020年、2021年,蜜雪冰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66亿元、46.8亿元、103.51亿元,实现净利润4.41亿元、6.31亿元、19.12亿元,三年下来盈利超过30亿元。
其中蜜雪冰城2021年卖饮品的收入占很小,占比只有0.8%,但是它靠卖杯子卖了11个亿,卖吸管卖了3个亿元(不知道能绕地球多少圈了),卖包装袋卖了1.9 亿元,另外还卖了8500吨茶叶,5万多吨水果。
这说的不是传销,而是说雪王有自己的蜜雪商学院,专门为加盟商做技能和管理培训,这可不是开着玩的,而是要收钱的,每个月最多还能5万多人参与培训。
正如网友调侃的,不是其他的喝不起,是小雪更有性价比,2块钱的甜筒、4块钱的柠檬水、6块钱的奶茶,雪王是彻底让利了。
哪怕现在只是试探性涨价,涨价了还是便宜,但也会让小部分人产生落差,久而久之蜜雪冰城也会永远失去蜜门。M6 米乐M6 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