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称,网红品牌“熊猫不走蛋糕”突然全国停工。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访该品牌在西安的店发现,多家店已经暂停营业,有的大门紧锁,有的无法联系。
3月16日下午,互联网烘焙品牌“熊猫不走蛋糕”官方微博上突然发文称:“大家好,我是熊猫不走的一名普通员工,3月15日熊猫不走创始人老板杨振华失联,近千员工三四个月工资未发,社保公积金断交,截至发文前,老板本人依旧失联,公司在钉钉上的群突然被解散,迫于无奈,只能在网络发声。”
3月17日,该微博发文称,全网寻老板出来处理后续,给员工、供应商、用户一个交代!
华商报记者查询发现,该微博在元宵节前后还在跟网友互动交流,公司微信公号3月7日前后还在发文宣传蛋糕。最新消息称,熊猫不走创始人杨振华现身回应失联传闻称,“我不会跑,也跑不了”。
3月21日,华商报记者打开其微信公众号点击订蛋糕,结果显示“该小程序由于违反《微信小程序平台运营规范》,暂时无法访问。”华商报记者多次拨打其官网电话希望采访,均显示忙音。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其突然宣布停工,不仅对员工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对烘焙行业和消费者信心产生影响。其快速崛起和突然倒闭,反映出部分企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和财务风险,也反映出相关监管和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
3月18日下午,华商报记者来到朱雀大街南段附近,按照地图导航查询并询问路人,均没有看到相关店面。
华商报记者来到任家口附近,根据导航到达一处小区,但咨询以后没能找到该品牌店面,华商报记者拨打其公开电话,显示“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根据导航显示,熊猫不走蛋糕在西安市红庙坡附近有一处门店。3月19日华商报记者来到红庙坡附近,在一处建筑物门口看到有“熊猫不走蛋糕”的字样和图案,进门以后发现还有一道门,这个大门上也贴着图案,但是关着,而且上了锁,等待了大约20分钟,没有看到有人路过。
华商报记者在大众点评软件输入熊猫不走蛋糕以后发现西安有多家门店,但状态为“商户暂停营业”。一位网友点评留言说,其特点是送货人员穿戴着熊猫样的服饰,送蛋糕上门还跳舞,并赠送礼物,孩子感觉很高兴。
华商报记者打开熊猫不走蛋糕的官网看到,简介里提到,其是成立于2017年的烘焙电商品牌,熊猫不走蛋糕(惠州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以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模式,通过线上下单,熊猫人免费送蛋糕上门,提供跳舞、魔术等表演。
不仅西安门店关闭,在湖北武汉,有媒体根据一处熊猫不走蛋糕门店地址探寻并未找到招牌,在周边商家指引才得知,一处写着乒乓球室的紧闭卷帘门里就是曾经的熊猫不走,据说已经关门许久。在安徽合肥,七家店面显示暂停营业。
“这个品牌突然关门确实有点意外。”西安一位熟悉餐饮的业内人士陈维对记者介绍,根据公开报道和分布来看,这类网红店一般会在房租成本相对较低的小区里或冷门地段开设,有一定市场需求,曾经生意也挺好。如今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是项目运营出现问题了。
华商报记者从企查查了解到,“熊猫不走蛋糕”关联公司为惠州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法定代表人姚秀华,注册资本157万余元,创始人杨振华持股约34%。信息显示,该公司对外企业超40家,存续企业25家。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去年10月新增一则欠税公告,欠税税种为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欠税16.7万余元。
华商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北京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苏州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状态为“该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北京市熊猫不走烘焙有限公司朝阳分公司状态为“注销”。
财经评论人士秋收分析,根据相关报道,近期新消费行业多次出现泡沫破裂的案例。比如,满记甜品被曝多地撤店,消费者为充值卡退款发愁;雪糕界知名品牌钟薛高面临公司以及创始人被限制高消费。这些事件反映出部分新消费野蛮生长,在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注重数量忽视质量等共同问题。
柏文喜表示,这家网红蛋糕品牌未熬过“七年之痒”,对行业来说是一个警示,需要更加稳健和审慎的经营策略,需要加强对类似事件的监管和预防。 华商报记者 黄涛米乐 M6